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4日 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阅读:39次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曹娴 孟姣燕 郑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
长株潭一体化历经多年发展,长株潭三市已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名副其实的核心增长极和动力源。
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取得更大实效?
今年6月召开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提出,长株潭三市对内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差异化布局引导、产业配套分工协作、创新协力协同,进一步推动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对外要把长株潭作为一个城市来参与产业分工、经贸合作和各方面竞争,不断提高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构建“对内互济、对外抱团”的协作格局。
连日来,记者深入长株潭地区政府部门、园区、企业采访。采访中,记者既为三市产业协同、互补共赢的成就、经验感到鼓舞,也发现三市之间产业协同联动还不够,依靠创新驱动占据产业高端的活力还不足,抱团提升产业承载力的合力还未真正形成等深层次问题,制约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
2022年5月17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工人在机车事业部生产车间忙碌。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1. 三市产业特色鲜明,但配套体系仍较弱
期待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差异化、融合化发展
长株潭一体化走过20多年,积淀了厚实的产业基础,又各有发展优势。
长沙以专用设备和汽车制造两个千亿级集群为主导,并开辟电子信息产业制胜新赛道;株洲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陶瓷等产业抢占高端;湘潭电气机械、专用设备、黑色金属等领域枝繁叶茂。
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火车头”牵引下,株洲田心方圆5公里范围内,集聚了先进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企业400多家。中车株机每年200多亿元产值中,有上百亿元面向产业链上游各类企业采购,其中80%以上在湖南省内。产业集群上中下游企业合作与竞争交织,形成了发展“共同体”,为产业整体带来了强大的韧性和抗压能力。
然而,像轨道交通装备这样,依托“大院、大所、大企业”引领作用带来产业链“聚变”的喜人景象,在长株潭依然只是产业“盆景”而非“风景”。
三市产业配套系数较低,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跟不上。如传统优势产业工程机械,长株潭产业配套率只有38%左右,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企业用的轮胎就来自江苏。再如,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但长沙每万元汽车产值的税收仅315元;而毗邻的广州,每万元汽车产值的税收达680元。业内人士表示,汽车产业的利润主要来自零部件,如果长株潭汽车产业配套率能到60%,贡献率将大不一样。
比如,天易经开区“找准位置,当好配角”,主动承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等配套产业,引进、培育、聚集工程机械配套企业20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2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5家,形成富有特色的配套园区。记者在天易经开区采访发现,园区企业湖南博鸿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座椅骨架,为长沙比亚迪供货。眼下,企业订单饱满,生产线上机器全开,人员两班倒。
采访中,记者发现,“你能做的我也能做”“你在做的我也想做”现象普遍存在。
甘当“配角”的少,产业同质化却在加剧。仅在天易经开区周边,4家园区都把装备制造作为主导产业。“越来越内卷,招商竞争激烈,压力很大。”园区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
破除内部不良竞争、跳出一城一地局限,亟待加强系统谋划。
7月12日,长株潭园区发展联盟成立,来自长株潭及省内湘阴、江西萍乡的35家园区入盟。继联盟成立之后,长株潭产业协同发展服务平台于8月13日上线试运行。省长株潭一体化事务中心介绍,此举旨在建立平台和窗口,引导长株潭园区之间“对内互济、对外抱团”。
在此基础上,湖南以“省统筹、市配合”的方式,建立产业协同推进机制,包括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编制产业数字地图、组织统一重大招商活动,打造产业共同品牌等8个方面,推动三市产业错位发展、分工配套,引导构建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协同体系。
随着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市群、都市圈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湖南在更高层面谋划产业发展规划。日前,省政府研究部署加快建设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强化区域间协同联动,科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健全产业跨区域转移机制,努力实现差异化、融合化发展。
2022年9月14日,湘潭固可得制造有限公司节能保温一体化金属幕墙生产线,生产人员在进行设备调试。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2. 探索产业协同合作,但要素流动仍受限
期待对内优势互补、对外抱团发展,变“虹吸”为“溢出”
近年来,长沙雨花经开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一主一特”产业,但苦于用地紧张,发展空间受限。在长株潭一体化总体部署下,雨花经开区和韶山高新区携手共建“飞地园区”。
出宁韶高速韶山收费站,车行几分钟,到达长沙雨花经开区(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区内,14座崭新的现代化厂房错落有致。
从长沙雨花经开区“飞”来的湖南三匠人科技有限公司,去年5月在此建成投产。“我们的生产设备,高的有10米,这里厂房有12米高。”湖南三匠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震波说,在长沙,现在很难找到这么高大的厂房了。
三匠人科技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年发展迅速。由于雨花经开区几乎无工业用地,企业在“飞地园区”购置了5000平方米厂房,开启“研发在长沙、制造在韶山”模式。
雨花经开区有制造优势、管理经验,韶山交通便捷、承载力强。一个找地,一个找产业,正好互补。“总部放在省会城市,制造基地转移到周边,这是今后的趋势。”吴震波表示。
但记者了解到,共建飞地园区,并非一路坦途。对园区来说,厂房谁建、收益谁得、风险谁担,都是现实问题。对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来说,搬一次家“伤筋动骨”,在“飞入地”不能同步享受“飞出地”的奖补资金、政策支持等,也是实际困难。
“一步步改革探索,企业、园区都在克服困难。”长沙雨花经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宇介绍,共建“飞地园区”以来,两地园区共同协商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成本分担模式,摸索利益联结机制。比如,雨花和韶山两地签订税收分成协议,15年内对亩均税收10万元以上部分以4比6的比例分配;雨花区向韶山市输出长沙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企业员工可以折扣价格购买飞地园区配套商业住宅等。黄宇建议,省里应尽快出台“飞地园区”专项配套政策,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解决企业落户难、投入资金大、园区指标共享、产业配套跟进等难题,让园区与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向“深水区”挑战。
长沙与湘潭交界处的湖南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是长株潭一体化制度创新的“试验田”。2022年湘江新区承接38项省级权限,拥有更大的自主发展、改革和创新管理权限。据了解,正在研究制定的《湖南湘江新区管理条例》,将从法律层面正式明确新区在区域开发、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管理职能,逐步打破行政区划带来的产业“界限感”。
放眼中国经济版图,武汉、成都、合肥等都市圈建设势头强劲。武汉都市圈涉武汉等9个城市、5.78万平方公里土地、3200多万人口,在“九城即一城”理念引领下,武汉都市圈实现同城化高质量发展,值得长株潭学习。
“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土地、金融、数据等要素市场一体化仍存在瓶颈,如何突破?”省社科院副院长侯喜保建议,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行政藩篱,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争取获得国家支持,坚持对内优势互补、对外抱团发展,合力把“家业”做大,变“虹吸”为“溢出”,持续提升产业承载空间和承载能力,在都市圈竞争中赢得主动。
比亚迪长沙基地总装车间,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资料图片)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3. “自主创新长株潭新现象”涌现,但创新支撑仍不足
期待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以创新驱动产业迈向更高端
7月14日,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在长沙通过综合验收。由湖南自主研制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等“大国重器”,突破10余项关键技术,抢占全球地下工程装备行业的技术制高点。
掘进机是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的“王者”,一些“卡脖子”关键技术必须联合攻关。“依托科技重大专项,调动长株潭三市的科创资源共同参与。”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处二级调研员詹睿介绍,由铁建重工牵头,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等科研力量,实现集成创新。
长株潭集聚了全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和85%以上的科研成果,催生了“自主创新长株潭新现象”。
以“一体化创新”赋能“一体化发展”,长株潭强化创新同为。三市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组成优势“兵团”,一体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等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三市近两年共同实施28项一体化科技创新合作事项,三市均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撑全省区域创新能力进入全国第八位。
“对标国家先进自创区,特别是中部省份自创区,长株潭正面临‘标兵渐远、追兵已近、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采访中,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坦言。
与中部地区相比,看高新区评估,2022年长沙、株洲、湘潭3个高新区排位已在20位开外;看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长株潭自主创新区低于武汉东湖自创区、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区;看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湖北各有1家国家实验室,分别拥有7个、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而湖南均为空白。
向内看,长株潭三市2022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397.96亿元,同比增长55.3%。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的标志性技术成果在省内就地转化率不到50%。
“科技成果转化要‘接得住’,还需更好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让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省科技厅成果转化处处长李征宇表示,我省支持共建以技术研发和转化为主的新型创新研发院(所),强化“校地、校企、校产”合作,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培育壮大更多创新型产业集群。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夯实一体化创新基础。当前,“4 4科创工程”大手笔推进,“四大实验室”今年全部实体化运行,“四大重大科学装置”按节点要求加快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湘江科学城,努力争创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8月,长沙吹响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号角,实施研发企业(中心)集聚工程、战略平台支撑工程等七大工程,“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员”。在调研中,不少人表示,通过吸纳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发展前景让人看好。
省政府参事、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教授李琳认为,要把长株潭作为一个城市来打造,不断提高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尤其是长沙要舍得把一些一般性的产能转移出去,逐步构建“长沙研发,株洲、湘潭及其他市州生产”的产业分工合作发展格局,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协同发展合力,激发一体化发展内生动力。
【他山之石】
国内部分城市群、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经验
1.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进产业政策一体化,最大程度激活人才、资金等发展要素。如划定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三地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施人才联合激励、联合招商引资等一体化政策。三省一市签署协议,组建9个产业链联盟,推进跨区域产业链供需对接、标准统一,共同补链固链强链。
2.成都都市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跨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打通边界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目前,成都都市圈已明确10个地区为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部分区域不再以传统的行政区为单元,而是以项目为单元,进行产业规划和实施。
3.武汉都市圈:逐步改变“项目为王”单一发展模式,构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将武汉创新要素与其他地区紧密串联,形成科技创新战略协同。比如,创新人才合作和引进方式,吸引武汉专家以项目服务、业余兼职、短期合作、人才租赁等形式,参与地方产学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