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6日 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阅读:79次
近日,在长沙市雨花设计服务联盟的基础上,中国(雨花)创新设计战略联盟在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成立。
36家高技术服务企业、行业组织、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依托“设计”与设计产业的撬动作用,拓展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
常被忽视的工业设计
成立于2016年的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是我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大型研发设计服务产业聚集区。
走进坐落于长沙市雨花经开区的创新设计产业园,不闻设备轰鸣声,也不见大型货物车辆穿梭。独栋的办公楼里,有着多个展厅,小到水壶、水龙头开关,大到机械设备模型、智能机器人,各种工业设计模型陈列其中。
与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不同,工业设计常用的“模特”,是“大块头”制造设备及零部件。也有人疑惑:“工业设备实现功能即可,为什么要做设计?”
长沙基准机电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开以一款移动液压泵站为例:长、宽各1米的泵站,身材呈“直筒型”。“这款产品性能好,市面价格也不高,但一度被市场打入‘冷宫’。”
几番沟通,最后,“呆头呆脑”的机身改成斜体设计,黄色“衣裳”改为藏青色,推柄改变弧度增加了受力点,移动更省力。
“技术人员考虑的是能用,工业设计师考虑的是好用、好卖。”刘开介绍,该产品“改头换面”后,品质感提升,市场份额环比上升10%。
正在转变的角色
工业设计产业在我省起步较晚。
2018年创新设计产业园主营业务收入约5.5亿元,与全国其他动辄千亿级的产业园区相比,这个产值略显“尴尬”。产业园运营企业总经理邵继民介绍:“工业设计本身产值很低,它的作用在于撬动装备设备业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工业设计产业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
创新设计产业园的成立,从全省的高度释放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重要信号。
围绕工业设计产业化,园区外引内联。他们前往珠三角、长三角抛出“橄榄枝”,引进了广东迪特格、上海纵意等优质企业;他们也将目光转向本土,培育了基准、普惠等企业。目前,已有100余家企业在此安家,拉通了原型设计、外形设计、结构设计、人才培训等产业链。
在产业集聚的磁场影响下,工业设计产业的身份完成了从“群众演员”到“配角”再到“主角”的蜕变。不少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合作模式,也由一次性购买,变为共同开发、参与销售提成。如基准设计为银河电气设计研发的磁悬浮检测设备中标北京磁悬浮,亿旭科技为中车时代设计研发了国内首台igbt模块自动折弯机等。
“以前是设计为技术服务,现在是设计引导技术、转化产品。”邵继民介绍,仅今年上半年,园区企业获得了137项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其中纳威尔公司的药粒缺陷智能检测设备、为成科技的履带式智能微波杀虫机器人和水稻授粉机器人等一大批设计成果,处在国内先进水平并陆续产业化,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孔雀”不再“东南飞”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工业设计产业也不例外。
我省高校的设计人才资源丰富。在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全国知名的设计企业,湖南籍设计师甚至达到1/3以上。产业集聚、资源集中、待遇丰厚,是吸引我省设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原因。
这种现象近两年逐步在改变。邵阳籍小伙刘吕亮,把“扎营”在深圳的设计工作室撤回,在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创办了维度工业设计公司;湖南人刘堂更是把在上海创办的狼蚁工业设计公司总部,迁到了园区……
园区还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13所省内外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依托长沙理工大学成果孵化的纳威尔科技发展迅速,孵化成功的产品不断丰富;依托湖南大学成果孵化的北顺源科技也在稳步发展。
“加强工业设计人才队伍建设,须重视工业设计师职称的评定。专业上受认可了,待遇上来了,谁不愿在家乡发展呢?”邵继民说。